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后期技术 >

影视后期的时间

    时间是电影、电视的又一个维度。从本体上看影视是借助人类视觉暂留的生理特征将单个画面在观众头脑中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表现物体的运动”和“运动地表现物体”是影视表现的重要内容,在时间节奏的参与下影视画面以动态方式呈现出丰富的视觉形象和情绪内涵。
    人类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观众对时间的知觉一般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理因素,生物是有节律的活动体,呼吸、心跳等生物节律成为人类判断时间的生物参照。二是对自然界的周期体验,四季变更、月亮盈亏、日出日落让人们对时间的客观性和连续性有了清醒的认识。三是对内容的主观把握,丰富的内容使人主观上感觉时间过得快、贫乏的内容让人主观上觉得时间过得慢。四是观众的情绪状态,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使时间相对缩短,消极、忧伤的情绪使时间相对拉长。
    影视中镜头和动作所占的时间长度是一个绝对值,节奏是它的相对值。节奏的变化不但可能成为影视表意的“基本语气”,更可能暗示影视的“语意内核”。例如节奏的快慢缓急虽然客观上是时间值的长短(即动作在时间中量的分配),但往往表现出热闹或平静的情绪。再如单一鼓点式节奏形成稳定的严谨的情绪结构;而变化的节奏充分表现了时间的弹性,可以使影视作品具有灵动、活跃的性格特征。
    还有一个重要的影视元素与时间有关,那就是声音。完整的影视画面,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音乐、音效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完全的影视信息内容。大多数美学家都认为,“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感觉中最敏锐、最富有审美性质的感觉……自然只有从空间方面才能被正确地想象……声音所具有的组织性……能给主观感觉提供活动余地”。①在影视艺术诸多表现元素中,很难说画面与声音哪个是第一位的。但有一点不能否认,视、听觉元素的互相配合,可以带给观众极大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情感。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与画面共同承担着信息传播和艺术感染的任务。在与画面配合时,声音不是画面简单的、被动的陪衬,而是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它是对画面的补充、深化、烘托、渲染,并通过声画蒙太奇进行更为丰富的艺术创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为画面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声音的影视世界是畸形的、无力的,只是一个“伟大的哑巴”。
    影视音乐包括旋律、音色、音区、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等诸多要素;而人声等非音乐听觉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具有与音乐相似的结构特点。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声音交流是通过除声音中文字内容(如歌词)的以上要素进行的。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一样具有形象:舒曼认为音乐形象带有“幻想性质”①;而前苏联的音乐理论强调,“音乐的(音响艺术的)形象是音乐中典型化的基础。音乐形象往往包括音响表现力的因素(例如,拟声手法、动作的联想手法等)。音乐形象的概括力在音乐形象的对照、交替、对比中大大提高了”②;我国美学家王朝闻指出:“音乐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的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③。在影视作品中,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听觉节奏和视觉节奏被有机结合在一起,视觉被“听觉化”、听觉被“视觉化”,这种听觉与视觉的“通感”现象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另外,声音所产生的节奏感直接作用于观众心理,调动人们潜在的旋律感,对观众的心理起到了“共鸣”和“强化”的作用。爱德华·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指出:“音乐的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音乐的原始要素是和谐的声音,它的本质是节奏。”④
    因此,在研究影视后期特效时,影视工作者应该学会对声音特性的掌握,至少能够听懂声音的“弦外之音”,同时不能够脱离声音而单纯研究画面,我们将在后面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研究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声音元素。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